来源:情报官Z
文 | 格鸿
最近618刚过,手机的热潮暂时消退,但是国内的厂商们可没有闲下来。
这不,最近华为就有不小得动作,据日经新闻报道,华为正在向30余家中小型日本公司收取使用专利的许可费用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若是这些公司与华为之间无法就专利费达成一致,后续的他们将会失去技术支持,进而走向关门的下场。
过往华为似乎并没有多少这样的举动,不少人对于华为最近挥舞“专利大棒”的行动感到不解。
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,这次华为在日本征收专利费的对象是哪些公司——搭载“无线通信模块”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系统公司。
这些公 司主要使用了华为在WiFi 6、4G、5G等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,这些专利对于通信业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在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中,只要你需要联网或通信,基本上都无法绕开华为的专利,因此需要缴纳专利费。
而华为有多少关键技术专利呢?
仅在WIFI6技术标准一项,华 为就有113项专利,仅次于美国高通公司的115项,在电子通信领域,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,华为共提交了56637份相关专利申请。在中国,连续5年蝉联了中国国内自主专利技术申请榜榜首。
另外,据了解,华为在5G领域中拥有6500多件标准必要专利族,其在全球专利族中的占比达到了14%
华为是当之无愧的专利大户,以全球第一的地位傲视同行。其拥有的专利技术不让谁用都要伤筋动骨。这也已经成为了业内公认的事实。 由于这些华为的专利技术实在是太过丰厚、扎实,因此华为完全有资格征收专利费。无论如何,以其这样的底气和实力,华为的专利大棒是绝对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。
底气有了,那么问题来了,事件的成因又是什么,笔者觉得原因可能是美国再次加码的芯片限制,联合日本、荷兰两国签下三方协议,妄图对半导体设备、材料、设备配件、进行全方面封锁,以此堵死国产芯片出路。
有关美国限制向中国市场出口主流DUV光刻机的举动,荷兰ASML公开表达了不满,并表示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,未来会为中企客户分配更多产能,以生产成熟制程芯片。然而,相比之下,日本过度解读美国规则,宣布7月23日正式对中国实施禁令, 禁止出口23种设备材料,包括光刻机、光刻胶、涂胶显像和掩膜版等,将限制范围扩大至45nm。 这反映出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。作为半导体设备材料出口大国,日本约40%的出口比例都是向中国市场出口的。但为了取悦美国,他们无视自家企业的利益,采取了自我毁灭的行为。 这种行为不仅无知,而且可恶。
一直以来,国内都主张合作共赢,只能说这对某些国家地区来说是不但没用,反而让他们更加变本加厉,对于他们的流氓行径,华为决定挥舞大棒进行反击
需要强调的是, 这30家日本企业规模不一,有大型企业,也有仅有100多名员工的初创公司。按照华为制定的标准,每台设备需要缴纳约50日元的固定费用,或者按照设备价格的%收取。
华为在通信领域拥有大量核心专利,即便是像高通这样的“专利流氓”,也需要与华为进行专利交叉授权。这意味着,这些日本企业无论大小,无法逃避向华为支付专利费用的责任。
对于大型企业来说,支付这些专利费用的影响或许不大,但对初创公司而言则完全不同,这些企业可能因为运营成本的增加而面临财务危机。但考虑到日本跟随美国打压中国企业的行为,可以说他们自食其果。
专利收费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华为坚持走技术自研的道路,走长期注意路线是正确的。虽然然想要突破封锁还是路途遥远困难重重,但是这条路能持续带来正反馈,不如说也是华为专利收费的底气锁在。
最后,还是那句话,两手抓,两手硬,即欢迎友好的合作,也不怕阴险的行为,如果要日本执意一条路走到黑,那么大棒挥下的时候也不要喊冤。
标签: